笔名阿宁、大宁,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笔重彩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紫光阁画院一级画家、北京中国画创作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画委员会艺术顾问、扬州八怪书画院名誉院长。广东省职业技能教育学会顾问。2005年获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优秀人民艺术家”奖。其作品曾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及文化部所举办大展的“金、银、铜”奖。主持创作了北京历史文化工程,先后主持主创大型历史长卷《古运回望图》(212米)、《潞河盛漕图》(48米)、《京门九衢图》(188米)。其长卷为运河申遗作出积极贡献。刘克宁问墨苏东坡专题中国画作品展22年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展出。
刘克宁先生近期往返青城山数次采风,将对自然山水之美的体悟形诸笔端,绘制出青城山主题系列山水画作品。从艺术创作过程与审美的角度讲,笔者认为刘克宁先生的青城山系列作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师法造化,质有趣灵;二是笔墨酣畅、虚实相生;三是情系绘事、联结受众。其作品意境高,笔墨新,耐读,耐看,也耐品。
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一般来讲须经过“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审美意象孕育、形成和物态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几个关键节点:一是需要画家具备对自然山川等外在客观事物的精微观察力和敏感感知力。正如同宋代郭熙所观察描述的:“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同样一处山水的四季给予画家的是迥异的形态和感受。当刘克宁先生在群峰环绕、林木葱茏幽翠的青城山或徜徉或驻足、或近观或瞻眺时,青城山的“幽洁”“青翠”涌入眼中,入此山中,道观清风,自有一番山中有我、我在山中人物共融的感觉。此时的刘克宁先生已经与青城山建立起了情感的共鸣,并勃发了创作激情。二是需要画家的心意与自然物性有了对应之后,借助以往的创作经验去“打腹稿”,也即“胸中之竹”的构思酝酿与展开。即使先生有着几十年丰富的创作经验,在构思新的作品时,也从不因循守旧、而是用心找寻出能够与青城山相匹配的形式构成,极尽精微。在此过程中,先生并非是以“他者”的立场去审视,而是全身心融入,达到主客观的融合、神与物游。在与青城山气息相通、交互感应的心理转换后,青城山山水画作品雏形已在先生头脑中意象化呈现,达到胸中有画,看山非山之境界。
第三是需要画家具有娴熟的绘画技巧和笔墨方法,将不可见的“胸中之竹”物态化为“手中之竹”。唯有如此,画家的情思才得以借助画面的形象进行传达。刘克宁先生笔墨精湛、功力深厚。他结合上一阶段的记忆与想象力,任笔驰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毫泼墨,可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以道为本体存在,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趣灵”的空间艺术表现。并在画中题写“青城山水仙气重”似山非山烟云中。此时作品已并超脱于某一时空的青城山写照,更多是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和对“道”的转述与传达。
20世纪中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一方针指导了之后几十年的艺术发展并延续至今,中国山水画也在短短几十年内嬗变。山水画家们或隐或显地对“笔墨”这一价值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疏离或叛逆,倾向于在“图式”上创新,亦或是在“地域风情”的猎奇上拓展。但回顾中国山水画的历史演变,“笔墨”始终是核心价值判断立脚点,无论是在理论探索中,亦或是实践创作中,“笔墨”都是重中之重。比如谢赫的“六法”之中,“骨法用笔”排在“应物象形”“经营位置”之前。刘克宁先生始终坚守着传承笔墨的这块阵地,他认为:传统中国绘画强调意境,强调笔墨,以书入画,以笔写形,笔墨纸上,气韵其间。只有坚守传统根基才能发展中国画,才能充份体现东方艺术特有的价值。在山水画创作的浪潮中,先生如一股清流,守住笔墨的底线,并将“笔墨”与时代气息相融合。按照先生的理解,笔墨是中国画最重要的基本功,不能简单理解为笔和墨的工具材料,还应包括中国画用笔用墨的方法技巧。先生驾轻就熟地通过用笔的勾、勒、皴、擦、点等笔法,以及下笔时的轻重、疾徐、偏正、曲直等变化,结合烘、染、破、积、泼等墨法和干、湿、浓、淡等变化,写出一幅幅精彩纷呈的佳作。在青城山的系列山水画中,先生行笔酣畅自如、线如流云墨如雨,既巧妙地协调了画面各对立要素:粗细、浓淡、刚柔、明暗、枯润等组合变化和质感显现,也表达出了先生的个性、精神、学识、审美意趣与才情。即使是面对同一题材,也尝试创造别样的笔墨来满足新的审美需求。
欣赏先生的山水画,置身其中,可以毫不费力气就可以进入一种平静和安宁的观照状态,使人感觉到快乐与惬意,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节奏。这是因为先生在画面中运用了丰富的“虚实”对比,比如清水与亭榭、动态之行人与静态之山石。即使单纯的树木也都充满韵味,细观先生画的树,每一株都是亲切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先生从不局囿于传统的鹿角枝、蟹爪枝及个字点、介字点、胡椒点等技法程式,而是根据树木的各自特点,不拘一格,灵活运用笔墨语言去表现。正是在丰富多变的虚实对比中,“青城山”的清幽之意境得以毕现。“山下宛似经过,林间如可步入”。感染着我们,熏陶着我们,给予我们心灵的陶冶,也呈现出优雅静穆的生活节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画面中,林木花草与亭台楼阁互相掩仰错置,倚重于虚实相生、相反相成、充满生意。
刘克宁先生在青城山或登山或涉水,采山水之真气,也在明山秀水间养性怡情、自得其乐。正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先生此时的审美心情与心态已“移情”于青城山的幽林、水涧之中。在其作品中,将自然景观中诸多优美的部分糅合其想象集中于一图,“集众美为一美”,在“应物象形”的基础上进行抒情咏志。先生常说:“好画贵在情真”所以当他挥毫落纸时,都是情感注入、神贯其心。一山一水、一树一石,都承载着无边的深情和无限的深意。先生指出:“人有真情,笔墨才有真情,才会出现气韵生动,境界感人的好画来。”如同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导言》中所言:艺术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途径,先生正是借助这一独特的方式。通过他的审美能力与对象世界直接沟通,从而获得一种对世界的整体与细节、内容与形式、表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相统一的把握,以感性的形式给人以美感。因此,其作品中体现出三个层次的美感。第一是时空层。先生在青城山的真山真水中汲取营养,“饱游饫看、罗列胸中”,然后借助笔墨为媒介“以形媚道”。通过“画象布色,构兹云岭”得“自然之势”,体现出青城山的高远、深远或平远,以及朝夕、阴晴等时间、气候变化所呈现的时空景象。第二是笔墨层。“笔墨当随时代”,先生多年来躬耕于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笔墨踏踏实实的践行者,其首先对眼前的景物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繁就简,在远、近、疏、密层次安排上进行再取舍,然后采用“山形步步移”与“山形面面看”的构图法则,以简劲的的笔墨表现安适、宁静的画面意境。令人如临其境,感同身受,如诗如幻、予人超然物外之感。第三是精神层。先生的山水画的并非仅典雅地取悦眼目,更多的是提升净化心灵。在对象时空的本质把握和濡墨挥毫艺而进乎道的共同作用下,使作品具有了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恰好印证了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念,先生将对青城山山水之美的观察与体悟经由主观内化的过程,又借助笔墨语言表现升华为艺术美,达到“应会感神,神超理得”的境界。
刘克宁先生的绘画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积极肯定。深受人们喜爱,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也使其国画创作作为艺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式,因为有消费的环节而使过程完满,这也为他赢得了若干荣誉。2005年他被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并入编北京大型艺术文献《北京画坛1949-2006》、2007和2008年连续被评为最具艺术价值和升值潜力的画家,其作品曾获中国美协和文化部的大展中金,银,铜奖。荣宝斋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荣宝斋画谱一刘克宁写意人物部分》和《刘克宁写生人物范本》。2022年刘克宁《问墨苏东坡》题材作品应邀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展出获得广泛好评,同年九月获得联合国非遗基金会的《国际和平艺术家奖》。学术界对刘克宁的绘画有着充份的肯定,他的艺术风格,笔墨特点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中央电视台著名记者,日本俳剧学者吴世平在读刘克宁青城山系列作品时称刘克宁是笔行激情中,拍案造山川。刘克宁长年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有着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他的创作理念是用文化去画画,用笔墨去书写文化,所以学术界称“刘克宁首先是一位坐拥专业文学素养的讲历史情怀的典型文人,其次才是世俗意义上的书画家。”数年如一日的学书读典涵养了他的文人情怀与学识,数年来中国大地(新疆、巴蜀、岭南、北方)的行走、“以脚步丈量土地”的经历拓宽了他的艺术表现范畴与深度。他既熟稔笔墨技巧,又倚重笔墨之外的功夫,“博彩重家之长,深造而自得”。先生曾说:“今日画家传统文化的修炼,心象和意象的追求,无疑是中国画家绘画美学追求的重要课题,因为他有助于我们得到更好的文化审美的内涵。”又说:“须知真正好的作品,好的功夫恰在画外,只有从画外的切入才能使画面有着更大的张力和内涵。”深厚的修养与充沛的才情使他的青城山作品另有一番超越表象的意趣与格调。我们在读先生的青城山作品时,是一种学习和享受,画面之中的笔墨、色彩、形象、题跋的有机组合,给人畅神之感的同时也阐释出至明至达的道理。
刘克宁先生青城山系列作品也提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他的艺术理念与审美追求所蕴涵的智慧,将之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艺术交流与传播中。在作品中表现人的丰富情感和精神追求,提升山水画的审美价值,我们的作品才会呈现绚烂多彩的审美境界,进而建设出更加美好同时有不乏时代意义的人类共同精神家园。
北京墨线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介王接染法凯时国际注册登录金碧皴金碧山水接染解索皴介字点解文林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